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976|回复: 2
收起左侧

[灌水] 腊八节诗词赏析与文化来源

[复制链接]

7711

主题

31万

铜板

892

好友

超级版主

地信网论坛贵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28764

宣传勋章优秀斑主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童话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1-1-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腊八节诗词赏析与文化来源。。。。。(今天是腊八节祝大家节日好)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宣力菑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诗中描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诗中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唐·白居易】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
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余杭。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腊八粥》/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腊八节的饮食文化


  

    腊八节古代称为“腊日”,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人们习惯上称作腊八。它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它的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色彩纷呈。古人的腊八节,讲究一个“祭”字,而不是“吃”,也不是“喝”,为的是祈福。
  腊八粥当然是当之无愧的节日主角,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腊八粥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还叫做七宝五味粥。古代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的,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现在我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腊八粥易于人体吸收、四季皆宜,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其实腊八这天不光要吃腊八粥,各地的美食更丰富多彩。过去我国北方少产大米,所以演化成了腊八面。人们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长条,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再下入面,最后把准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了。
  “腊八菜”最能展示姑娘、媳妇的烹调手艺。“腊八菜”是将胡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成又薄又匀的菱形、长条、方片等图形,手巧的还可把它切成周边带齿的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加入大葱、蒜苗、豆腐、粉条、茴香等调料烩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腊八节的美食还有很多,都有不同的特色,相同的是都赋有美好的寓意,有企盼五谷丰登的,有祝愿健康长寿的,还有祝福美好生活的。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883

主题

8万

铜板

632

好友

超级版主

论坛使者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28818

精华勋章宣传勋章爱心勋章优秀斑主地信元老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冰雪节勋章10周年纪念勋章

QQ
发表于 2011-1-11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288

主题

4万

铜板

51

好友

钻石会员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6823

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1-1-12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地方没过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