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是否会消亡? 这似乎是业内争论的一个老话题了。事实上,早在5年前,泰伯网还被称为3sNews时,就曾在业内策划过类似的选题。 当时,以知名博主Gis-thinker的一篇博文《警惕地理信息行业下滑趋势》为引子,引爆了业内的讨论。 如今老话重提,讨论的重点却从产业转到了学科建设。发起人龚健雅院士在前不久举办的北大黉门对话上提出了此问,同样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但是与此前不同的是,作为地信产业主导机构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在此次的机构改革方案中被撤销,未来何去何从还没有定案。 龚健雅院士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了当下很多地信从业者的疑问——GIS是否会消亡?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5年时间,问题依然存在 如今看来,Gis-thinker的那篇博文依然有着警示地信从业者的价值。他在文章中指出,地信产业缺少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应用点拉动市场,概念宣传多过实际应用;具有国家队背景的公司抢占资源,通过资质等门槛扼杀创新,将千亿价值的市场砸成了千万;富有创新精神的产品生存状态堪忧,对未来应用缺乏想象的空间;业内从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怀疑与迷茫氛围充斥。 盛世危言,一语成谶。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被撤销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地理信息企业敲响了警钟。尽管在这5年的时间内,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但是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产业报告中不难看出,地理信息产业中小企业居多,上市企业体量偏小,缺少独角兽企业,缺乏应用创新,没有成为国家基础建设的必需品。 “不客气地说,大多数的地理信息企业仍然是在通过各种运作,帮助政府花钱去实施IT项目。这些应用需求既不是刚需,也不是核心业务。可以说,十年来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更多的业绩增长,还是要依靠销售的能力和国家对于国产化替代软件的政策支持,我认为这个其实是不长久的。任何一种成熟的业务形态不需要靠销售和顾问的策划去教育市场,否则说明还是试验的阶段。”Gis-think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尽管尚未破局,但是从未停止的思考与探索 具有多年GIS从业经验的博主GISEarth在自己的博文中写道:“我觉得现在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意识到要积极与主流IT结合,跟的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但是由于技术演变太快,可能我们还没有认真把某个技术与GIS结合研究透,另一个新技术就颠覆过来了。而我们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放在新技术研究上面。另外,关于技术的研究,如何真正的将新技术融合到GIS技术中,同时为用户行业应用服务才是正道,而不是纯粹用了个虚拟机就说我们是云GIS,用了个ETL就说是大数据GIS这么肤浅。” 从GISEarth的博文中可以看出,时下地信企业对于无力追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更新迭代的无奈,同时仍在不断摸索融合创新道路的坚持。他指出,SuperMap的地图慧、捷泰天域的GeoQ、Esri的CityEngine等产品都是GIS应用领域延伸的创新成果。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WEBGL的发展,三维模型数据互联网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在博文的最后,GISEarth写道:“把握好未来趋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握不好,可能我们无论再怎么努力都将会淘汰,因为我们太过时了,不能与时俱进就是后退。” 消亡or升级,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GIS是否会消亡,要看具体所指的概念。不同概念理解维度下是不同的,如果是指空间信息技术,那么测绘、遥感、地图应用等相比之前范围更大,应用更广了,大的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出行公司都在大规模应用这些技术,这是从产业来讲积极的一面。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认为产业在走向升级。产业升级以后,原先的技术手段,原先的这个产业理解都会发生改变。似乎产生的增量,对传统GIS的拉动并不明显。” Gis-thinker表示。 这一观点与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航天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程承旗教授不谋而合,程教授表示:“GIS不会消亡,或许会改变名称,因为与其他学科或者应用的融合,有可能会赋予它全新的生命。” 事实上,任何一个学科的兴起、发展和消亡都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和对它的需求,产业也是如此。对于地信产业的定位从主导到辅助,再到工具,逐层弱化的存在感令人感到不安。一如龚健雅院士所忧虑的那样,当政府和企业在寻求数据采集服务时,更多的想到的是互联网企业而不是地信企业的时候,行业的生存空间已经被积压,甚至被剥夺。消亡or升级,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打破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已经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