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鱼眼看矿业
日前,从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传出喜讯,该单位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沙泉子幅1∶5万矿产地质调查过程中,首次在新疆中天山地块沙泉子一带发现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黑山金矿。
据悉,新发现的黑山金矿位于沙泉子断裂南侧的卡瓦布拉克—星星峡地块,共圈定金矿化带4条,长270~950米,宽5~45米;金矿体3条,长100~570米,厚1.0~10.2米,控制最大斜深220米,矿体上贫下富特征明显,金品位0.26~30.6克/吨,主矿体平均3.62克/吨,伴生银6.3克/吨,综合预测该区金资源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项目组经综合研究认为,该金矿属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这一新发现将大大拓展东天山成矿带金矿的找矿方向。
据介绍,此前的地质工作表明,新疆东天山一带金矿主要产于沙泉子断裂以北的阿其山早石炭裂谷及康古尔碰撞带两侧,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型、造山带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类型金矿,均有所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起,多家地质队伍应用断裂带北侧的找矿经验指导断裂带南侧中天山地块的找矿,先后取得了铁、铅锌、铜镍、钨、稀有金属及非金属矿的找矿突破,但在金矿找矿方面总体进展不大。
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方法,开展了地球化学元素序结构填图、高光谱岩相矿物填图,不断更新提升地质认识,加强对新发现的金矿线索的系统理论研究,重新确立了中天山地块金矿的赋矿层位和成因类型,从而实现了这一找矿突破,同时也为中天山地区金矿勘查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自20世纪70年代环太平洋地区发现大批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以来,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已成为当前金矿地质研究的热点,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此前,哈萨克斯坦已在北东天山发现阿尔哈雷、达拉拜、乌仁科布拉克等大中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我国也在西天山地区发现了阿希、伊尔曼得、京希—开布拉克、小于赞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第九届中国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2019年7月18-20日在新疆红光山会展中心举办,作为丝路矿业领域的重点展会,也是我国矿业领域唯一获得国际展览业联盟UFI认证的行业盛会,为国内外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矿物加工及采选、矿山装备制造、矿权交易及绿色矿山建设等行业相关企业搭建平台、提供契机。
同期举办新疆丝路矿业合作论坛,以“凝聚丝路智慧,筑梦矿业未来”为主题,每年来自山东、吉林、河南、湖南、青海等25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土、矿业单位以及哈萨克、吉尔吉斯、俄罗斯、塔吉克、乌兹别克等丝路沿线国家的矿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代表参展参会,专业观众达13000余人。
电话:0991—3638 157,152 9243 43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