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铜矿发现: 重塑我国铜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
/ y# S# C/ s: I9 }! Z5 h& h! h& ?0 E w6 M- {( y0 W" V0 j
【2010-11-22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田雪莲 周飞飞】
: ]; F) R" R4 `. N. |0 k/ z 4 q1 _ y1 O1 \/ K1 ?; p1 p
作为我国大宗支柱性紧缺矿产,铜矿勘查成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中的一大亮点:截至去年底,新增铜资源量3851万吨;西藏冈底斯、滇西北、新疆东天山、班公湖—怒江等正在形成或有望形成国家级铜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为近期形成规模产能奠定了资源基础。专家表示,这些重大铜矿发现和资源基地建设主要在西部,将使我国铜矿开发利用格局发生重大战略西移。! u/ H" A% M, Z- b" Y
% `& P. E" r& r8 O
" T% `2 A& Q M$ j+ U! r7 U9 i7 z" e# u4 l& S) n
据介绍,铜矿找矿工作一直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部署的重点,主要部署在冈底斯、三江、东天山等重要成矿区带。截至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新发现铜矿产地121个,新增铜资源量3851万吨,西藏驱龙—甲玛、多龙,云南普朗、羊拉,新疆土屋—延东等大型-超大型铜矿床8个,新增铜资源量2603万吨。其中,在天山有色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矿产地23处,特别是1997年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矿的发现,拉开了全国新一轮斑岩铜矿找矿序幕。各成矿带对铜矿找矿前景进行了重新认识,为后来铜矿找矿新突破奠定了基础。
% R) Y' W4 F( Z) O8 J3 w) e
% e2 o8 C. E# @
8 X9 J# i9 v" a7 q# f: e" q
4 z; Y( b x2 ^1 @9 _. V# B* Y 在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先后发现和评价了驱龙、冲江、厅宫、朱诺、吉如、冲木达、雄村、甲玛等大中型铜(金、钼)矿,累计提交铜资源量2000万吨,奠定了冈底斯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铜矿带的地位。而我国最大的铜矿床驱龙斑岩型铜矿的发现和评价带动了整个冈底斯成矿带铜矿找矿工作。( P9 z- v9 C' ~
5 B" a/ F" @! u4 b! P6 u/ p, _+ M* A; N# Q* k& k& B
通过大调查的先导和拉动作用,地质找矿成果得到了迅速转化,西藏冈底斯、滇西北、新疆东天山、西藏班公湖-怒江等新的国家级铜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正在形成,新增了一批产能,铜资源供应紧缺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据统计,仅以驱龙铜矿、甲玛铜矿为代表的冈底斯铜资源基地,以普朗铜矿、羊拉铜矿为代表的矿滇西北铜资源基地,就将新增铜产能30万-50万吨,提高我国矿山铜产能50%以上。* S8 _0 i* ?: C6 P! q
, a# l, g, q# M4 f3 z 2 r+ k, _9 N2 h0 |6 r/ l8 q) m H
( ]& h" Y0 X( Q1 y$ k2 }! e 另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人士透露,目前我国铜矿的资源查明率只有30%左右,找矿潜力巨大。待查明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西藏冈底斯、班公湖-怒江、西南三江、新疆天山、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其中,仅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就具有5000万吨铜资源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