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波音公司以建造巨大的高端卫星闻名,他们每颗卫星的成本约为1.5亿美元。不过这种高成本卫星估计将要成为历史了。近日,《华尔街日报》称,波音航天公司计划在新的生产线中使用模块化3D打印技术来实现零件生产,并将减少生产组装环节工人的数量。这是波音管理层为了在这一不断演变的行业中提升竞争力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a# H' }( }# h9 h! D) q+ f% o
& D/ `. G# d6 ~+ N2 m2 Y7 C* Q 波音的卫星业务主管Paul Rusnock称,其实空客公司和一家名为OneWeb的创业公司已经在佛罗里达州建成了一条自动化装配线,这些公司已经在使用3D模块化组件来节约成本从而生产出更多小型卫星。& n7 z9 i# L& C9 E: { w1 M2 T
! i( ]& b | ]! W
"波音可能无法实现相同水平的生产力,因为波音本身的业务主要是投入在更大的卫星制造工作上。但3D打印至少能够在一年内组装更多的卫星。" Paul Rusnock说,"没有什么能阻止公司实现这一计划,此项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航天器业务的出产效率,如果实现,飞机制造部门制造一架 737 只需要 11 天的时间。"
" G4 |9 E* F8 V( j3 \ u& U! C
5 k2 q) P( N) S1 C* I6 \ 不过话说回来,模块化卫星的缺点是寿命短,它们只能持续7到8年的工作运行,而手工高度定制组装的卫星模块可以达到15年的寿命。不过这并不完全是坏事,波音公司表示,卫星寿命更短,将更有利于使用新技术对其升级,而低成本的模块化生产正好能够完成这一点。
+ A) A p2 c3 F1 J. P$ q" f# t2 f" {# `# B! t$ c, O: i" b2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