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6-26 | 作者: 汤丽玲 王路阔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9 g! J: q2 L/ A; K% m8 o
8 _0 P/ Y6 G, U7 r% w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调局物化探所获悉,由该所承担的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铜多金属矿床实验区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多维异常体系。5 x) R8 D% }4 \' e2 m; v
6 }( j- ]* d6 j" B' g' H 据了解,该项目组先后在安徽马头、兆吉口以及江苏甘家巷、福建丁家山、浙江铜岩山等典型铜多金属矿床试验区,对典型元素富集贫化规律、分布特征及控矿地球化学环境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总结提出了适用于热液成因矿床深部矿体预测的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即“多维异常体系”。- J* ]1 y' @2 m9 w/ m3 v
9 A1 l9 I& `$ X ~. O7 t
以此为突破口,项目组尝试利用多维异常体系指导成矿条件预判、成矿物质分析、成矿机制探讨等与深部找矿密切相关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综合研究。通过典型矿床实验研究证实,多维异常体系充分揭示了成矿系统中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形成机理,从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成矿机制等多方面多层次为深部成矿前景评价、找矿方向预测、成矿系统边界识别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地球化学信息,符合成矿作用规律和地质找矿规律。
# ]5 U# D5 }) d; w1 m) E, j
9 M, u6 M/ h7 n) V" Y% ^ 以多维异常体系为指导,项目组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在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铜山铜矿床某钻孔中,发现了厚大的锌铅多金属矿化体。该成果不仅为应用多维异常体系理论指导深部矿地球化学预测提供了成功案例,也为扩大矿山综合价值提供了重要信息。该项目成果正在进一步总结梳理中。
' v0 m" _( l U, e* J7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