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于德福 邱志华来源:国土资源报发布时间:2014-06-05
7 h* e) U7 J& K 在2014全国探矿者年会上,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专家刘士毅发表演讲,提醒地质工作者在使用物探方法的过程中,应将物探结果与矿区的特殊细节紧密结合起来综合研究,以使物探方法在找矿突破中发挥更大作用。! K2 P9 l6 i9 x
+ }8 C4 W1 }7 L3 f7 R: j3 i 刘士毅以大庆油田、吉林红旗岭镍矿等重大找矿突破为典型案例,说明物探方法不仅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方法,而且是发现隐伏矿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每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外部干扰源都不一样,物探探测数据往往呈现出多解性的特点。要使物探方法在找矿突破中真正起到“透视眼”的作用,就必须结合矿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相关细节。
1 O0 V; Y% r2 F: T: \' L& V
7 I. E' ?! Z; y2 h$ Y' l 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刘士毅提醒,在物探方法的使用中,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 Y ?7 s o! h3 j4 N" _9 `9 b" x5 k6 L; j
一是寻找深部中小矿体时,地下物探优于地面和航空物探工作。 因此,在已知矿区深部和外围寻找新矿体,应优先使用井中磁测、地—井方式瞬变电磁法(TEM)TEM、地—井方式激发极化、井—地方式充电法等地下物探技术。原则上,凡具备物性前提的探矿孔都应布置地下物探工作,未见矿孔应必须进行地下物探工作。
# X0 x$ f) ?. \9 E3 t# P, t4 W' a2 X2 C; j V
二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文干扰几乎无处不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凡在矿山及其近外围新布置的磁法、电法工作量,几乎都受到人文干扰,而且多数干扰强度大、分布广。解决人文干扰的办法,除使用抗干扰力强的仪器外,就是采用低飞慢速航磁测量。
1 g6 `0 J3 h1 d- T; V6 ] f3 S; t2 U, U9 _% ~
三是深部找矿应优先选用磁法,少用重力法。因为深部大磁铁矿体可引起强异常,其特点是强而缓,不仅发现这些异常不难,而且对这些异常进行定性与定量反演的难度也不大。而重力法则由于其异常本身就弱,因而对深部的探测能力也就更差了。
. I% _4 p' r' w# q* ?+ b$ N" ]' [: W4 x
四是要加强综合研究。我国的物探工作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除西部偏远地区,几乎没有物探工作空白区。在老矿山及其周边,大多还有大比例尺综合物探资料。这些老资料中多半隐含着尚未开发的有用信息,都是可资利用的宝贝。5 }6 E- n' P, c
2 o$ p( _4 ]4 k/ { 五是提高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影响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大致可分为四类,即由于物探方法原理导致的有效性问题,如物性差异等;由于工作条件导致的有效性问题,如强人文干扰、无法按要求布置测点等;由于多解性导致的有效性问题;由于使用不当、不到位导致的有效性问题,如任务定位、方法选择、测网布置、技术参数选择、数据质量、解释推断等不当导致的无效或效果差。对此,应通过减少人为失误等办法,提高有效性。: Z3 ~4 L6 m0 \5 ?
+ H) I" y P- P; L- \, X
六是要重视物探数据的再解释。不仅物探数据获取后要进行再解释,验证后也要进行再解释。物探数据的再解释除能判断是否达到验证目的外,还可以为孔间矿体连接提供依据;可以预测有无孔旁、孔底盲矿。
9 @" ]& I; U6 c7 @8 O8 {9 Y5 H" |" {* ?/ l, G' h8 g9 V% |
刘士毅说,同许多科学一样,物探结果也具有多解性。因此,在物探方法的使用中,要重视地质、物探、化探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物探方法在找矿突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D# j- j3 r: O/ u0 K9 A
; }, w" p$ ` \7 Y.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