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他勉励七大队在艰难崎岖的找矿路上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努力学习先进,积极投身找矿突破主战场。他强调指出:“矿产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瓶颈制约之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 d4 n8 I, G2 ? 对于浙江省的地质工作者来说,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能够极大地提振地勘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心,找准地勘战线在“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职责定位,紧紧围绕“两创”战略和“两富”目标献策献力、建功立业,实现找矿突破行动目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浙江贡献力量。
# @' N3 U( z( o 浙江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影响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不确定因素。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在确立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总体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勘局认真总结地勘事业发展规律,提出了“探寻富饶矿藏,培育精神‘富矿’,建设现代化资源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力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地勘事业新一轮的大突破、大发展。
; {2 b/ p2 e y" f7 T7 L 探寻富饶矿藏,这是时代赋予地勘队伍的神圣使命,广大地勘工作者们应主动担当起地质找矿主力军的职责,为浙江省现代化的“物质富裕”打下坚实的矿产资源基础;培育精神“富矿”,就是要以人为本,打造新一代精神富有的地勘队伍;建设现代化资源保障体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浙江的组成部分。在立足国内实现找矿突破的国家战略行动中,我们要千方百计探寻富饶矿藏,而这个艰辛的过程又是培育精神“富矿”的过程。只有在深山老林中默默奉献,艰苦奋斗,“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传统才会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培育精神“富矿”,又是探寻富饶矿藏的原动力。只有团结和带领地勘队伍坚持理想信念,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兢兢业业,攻坚克难,才能为建设“两富”浙江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1 V! |* {* Q- B( I. s$ C( x
浙江地处西环太平洋成矿带,在国家确定的19个重要成矿区带中,“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经过我省,且覆盖地域面积占浙江总地域面积一半以上。但由于以往地质找矿工作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浙江除了萤石、叶蜡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储量优势外,其它矿产资源发现不多,“十块石头三把土”是该省矿产资源的形象概括。自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后,浙江省地勘系统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确立在浙江找大矿、找好矿的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地质找矿工作,连续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浙江缺矿、少矿的局面有了较大改善。近五年来,该省全省新查明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开发的矿产地60多处,其中铀、银等大型金属矿3处,铜、铅、锌、金、钼等中型金属矿20处以上,萤石、叶蜡石等大、中型非金属矿20处以上,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形势呈现能源矿产资源潜力较大、金属矿产资源后发优势明显、非金属矿产资源继续保持优势的良好格局。
S, o) Q/ `; {' D' R- }2 c& l 随着“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连续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国内众多地质专家认为要重新审视浙江资源潜力,一些重要矿产在该省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而浙江又是经济发达地区,省内矿产的开采、冶炼、运输条件良好,各种能源资源需求旺盛,在省内发现矿藏的意义远超在中西部地区发现同等规模矿藏。浙江地勘局要进一步坚定实现省内找矿新突破的信心,采用全新的思路和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切实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重点围绕铀、金(银)、钼、铜、铅、锌等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和“钦杭成矿带”、“武夷山成矿带”等省内重点成矿区(带),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深入开展“攻深找盲”,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提交可进一步勘查开发的新矿产地60处(大中型矿产地30处以上),其中能源矿产新增铀资源量5000吨,金属矿产超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20处,萤石资源量800万吨以上,彻底改变人们对浙江矿产资源“十块石头三把土”的认知,为国家和我省资源保障战略的实施作出新贡献。
' T- v( e9 j+ q- _3 j 李克强副总理在接见时还告诫浙江地勘工作者,“要顺应国际非常规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等趋势,拓展矿产勘查新领域、新空间”。因此,浙江省地质工作者要继续推进地勘事业的科学发展,推动传统地质向现代地质的转型,不断拓宽新领域、延长工作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新定位、谋求新发展;紧紧围绕浙江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深入开展海洋地质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重点做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的综合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努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地质保障;要积极做好进军海洋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准备,为推进近浅海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打下基础;要加快推进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勘查开发工作,为浙江省能源保障作出贡献;要围绕国家、省核产业链发展,积极进入核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继续做好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排险、治理等工作,更好地服务“平安浙江”和生态省建设。1 _) I+ x {8 n9 H
李克强副总理指出,“找矿的关键在人,既要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浙江地勘局将以切实加强地勘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地勘队伍的全面发展。地勘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代代地质找矿工作者薪火相传的“三光荣”精神,是为实现地勘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要让“三光荣”精神内化于心,外现于形,以先进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因此,在地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中,他们将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着力建设以忠诚、纯洁、奉献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在廉政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群众路线,着力建设以清廉、公正、高效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在经济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的主要目标,着力建设以发展、创新、责任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在和谐建设中,要紧紧围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着力建设以公正、民主、安定为核心的和谐文化。
J' d F8 \( h1 Q/ a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浙江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愿景振奋人心。全省地勘人必将高扬理想精神,恪尽职守,奋发进取,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做出新的贡献。□来源:中国矿业网
{) o k M/ Z+ O& u* C, F+ C- O/ i& j7 C" c( m6 M7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