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4956|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新疆“358”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谈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

[复制链接]

97

主题

5030

铜板

17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558
发表于 2011-1-2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疆“358”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谈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
【2011-01-27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赵玲玲 于德福 郝晓红】
    1月15日~16日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高举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实现“358”宏伟目标两面旗帜。当地区专项目标上升为国家目标, “358”行动的最初实践——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新疆“358”项目,能否为全国探索与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落地提供重要启示?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新疆“358”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7 V# H$ N2 K" ?! M, G
7 Z! D! ]$ x; Q  实现找矿快速突破,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 K5 c0 J- j; V! R" t+ ~8 b# {

1 U1 T( E" d# T% a  记  者:新疆“358”项目第一阶段目标为什么能提前实现? / @. t% ^. J! U6 u  O

- S0 f, q8 L! j4 C  ]  负责人:首先,新疆“358”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是根据国家需求、新疆实际情况以及成矿规律、市场规律,由“358”项目管理机构成员单位各方参与共同编制的,其操作性强。同时,“358”项目办公室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搭建部、省(区)、地方政府三方沟通交流的联动平台,统筹中央和地方资金,统一部署,公益引导,拉动商业,各渠道资金有机结合的矿产勘查新格局快速形成。2008至2010年,“358”项目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23亿元,拉动社会资金近60亿元,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 P! N$ {, O4 W1 o& N" G

8 S8 [$ b- t; ^% z+ p' `  其次,我们合理划分地质工作层次,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地质队伍,形成了徐绍史部长提出的“举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之力,开展新疆地质矿产勘查”的新局面。现在,在疆地质队伍达到2万人,其中来自新疆的地勘队伍有81家、近1万人,来自河南、吉林等30多个省(区)的地勘单位164家、超过1万人。此外, “358”项目产学研紧密结合,一大批包括院士在内的地质高级科技人员被吸引进入新疆开展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0 d, y7 ~9 O& f  }3 ~  b2 [
. i% @& ]9 c& s+ M2 n( j: F
  记  者:请您介绍一下新疆“358”项目第一阶段最主要的成果? $ e: R* [1 o( m* D7 h

, \0 i1 Y- I0 k% j5 A  负责人:最直接的成果,也是 “358”项目名称应有之义,就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地质找矿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煤炭资源新增资源/储量3492亿吨,为“西煤东运”提供了资源保障;铁矿勘查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11亿吨,形成的西天山阿吾拉勒和西昆仑塔什库尔干两个重要铁矿带规模开发后,将为当地每年带来160亿元和24亿元的产值;东天山、祁漫塔格地区成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勘查基地。 ' ^& L% }7 [9 q0 V

2 N8 o  |- k8 h  c  总之,三年已经有了“好的眉目”,初步形成16处大型—超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其中5处已经开发;已获主攻矿种资源量/储量达到或超过了第一阶段预期目标;通过对典型勘查区如东疆地区煤炭资源潜力区、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实施整装勘查,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勘查队伍整装、资金投入整装、方法技术整装、保障措施整装及勘查成果整装”为核心的整装勘查新模式。到“十二五”末,新疆有望形成两个千亿吨级煤炭基地、两个万吨级铀矿基地,两个10亿吨级铁矿基地,两个500万吨级铅锌矿基地、五个百万吨级的铜矿基地等。 1 N9 D! z* X* m2 ^- M

& g" a" \7 H( _  工作环境对于地质工作的影响,如同水质对于鱼儿的重要
- `5 s7 t  H2 Z; L6 f3 [6 Y
( O! h$ g! C, X  记  者:新疆“358”项目哪些经验可以突破地域局限,与同行共享? 5 b6 Y# Y9 B$ x0 }6 E
; U& P! @' ?8 y2 D4 }
  负责人:新疆“358”第一阶段找矿成果的快速取得,是部、自治区合作,加大勘查投入,统一部署,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结果,更是贯彻落实“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的结果。新疆358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也许会给各地的358项目运作一些启示。
& p* ~+ C" `7 T
# W& [' W) s2 N& i1 S8 k$ q5 J  D  首先,“放水养鱼”的勘查环境不可少。一直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地质找矿工作,“358”项目启动后,更是在政策上向地质勘查倾斜,出台文件积极改善勘查工作环境。比如,巴州政府就采取措施禁止州各部门向地勘单位收取各类费用,只一次性提交一定保证金。待勘查工作结束后,对未造成环境破坏和损害农牧民利益的,退还保证金。此外,为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跟进,政府还会与矿业企业协商,采取都拿一点的办法,修建简易公路,架设电力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矿产勘查开发的步伐因此大大加快了。 % S/ Q6 h* X5 I# e
" d# b; i% [  U: p4 m
  通过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为企业投资降低风险;初步查明资源远景后,合理设置探矿权,无偿配置给企业进行后续勘查;对矿产勘查基本不收费,在后续开发中收取税费勘查成本,收回“放水”成本。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在新疆东疆煤炭资源勘查是成功的。 % {  ^8 x, u  C$ `: i  L

! E6 }( Z. C4 x3 }  其次,矿业权合理设置利于找矿突破。为促进整装勘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炭矿产资源探矿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1:5万地质矿产调查区和“358”专项重点勘查区内暂停设置社会出资探矿权,待工作结束后,依据项目成果科学设置探矿权,并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出让或引入大型矿业企业进一步勘查开发。
' w4 e. ?3 N$ e; A" p
" P3 l4 J( }$ S& W; F% ?' I7 ]( X; H  对已设置的矿业权建立“独自勘查、合作勘查、退出勘查”新机制,即:独自勘查——规定原矿业权人仍愿意继续持有矿业权,必须按照“358”项目的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合作勘查——原矿业权人可以与“358”项目合资合作,权益按出资额分配;退出勘查——如果原矿业权人不愿意继续开展工作,可以根据勘查投入给予适当补偿,依法退出勘查区块。
$ i) j2 c! `$ e! P: U+ _( G) [& t7 q" f: a' {7 d& N- b
  为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对重点矿区或已发现疑义的探矿权区全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探矿权是否按批准的勘查设计进行投入和完成实物工作量。每一个探矿权检查专家组成在临行前随机抽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全面清理探矿权。对不符合最低勘查投入的,不予通过年检,注销其探矿权。这样,在新疆“358”项目部署的重要矿集区和1:5万矿调、航磁测量区内勘查门槛被提高,可以最大程度防止“跑马圈地”现象的出现和继续,大型—超大型矿床勘查区可以尽快加大勘查力度。例如,东天山彩霞山大型铅锌矿就是对10多个探矿权整合后,加大勘查投入实现了重大突破。
& C& A& o+ K/ u; r8 v
2 \' g$ i+ O0 b' A+ ]& @8 V  记  者:中央、地方财政对社会资金的拉动效应达到1:3,新疆“358”项目是如何做到的?
& A# y, Y& C: w5 T1 o1 K& B6 T1 G" o1 ]+ o! J
  负责人:为了降低勘查风险,带动企业投入,在扎实的基础地质工作基础上,自治区优选重点找矿远景区实施整装勘查,推进以勘查队伍、资金投入、方法技术、保障措施及勘查成果为一体的整装勘查模式,构建科学的地质勘查新体系。 ( D/ C  L2 H* y! [2 l2 a
" B: p" X& F: `$ a* f
  进入矿产普查、勘探阶段时,自治区政府积极引入大型矿业企业,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快速形成矿产生产能力。以阿吾拉勒智博铁矿区为例。该矿区是2006年发现的,2007年开展地表评价和少量钻孔验证,同时完成了1:5万航磁。由于交通条件差,钻机搬迁十分艰难,无法开展大规模评价工作。“358”专项在充分研究前期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商业跟进,由首都钢铁集团和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联合组建凯宏矿业公司,开展进一步勘查开发。截至2009年年底,已投入资金6.18 亿元,其中8000万元用于修建通往矿区的简易公路和一条近2400米的隧道,拉开了大规模勘查开发的序幕,展开近40台钻机同时施工的“大会战”。目前,智博铁矿已查明铁资源储量2.1亿吨,5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建成投产,15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预计今年9月投产。  + B  m& z* I* _9 P) A3 b

9 x7 l6 [9 k2 e( H3 z  再如,南疆三地州乌拉根大型铅锌矿、祁漫塔格白干湖钨锡矿,大调查发现后由于环境条件限制,资源利用前景存在较大风险,中央地勘基金及时投入,为企业大规模投入或面上展开勘查降低了风险。
+ e* i/ e' l$ F; g0 ]
8 h* I% i4 L1 p' L    激发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大大加速项目进程 % h+ [$ [6 s) q/ E
1 h5 M2 [& v6 m# m0 Y: G
  记  者:新疆358项目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8 a2 C5 `' i* B7 G0 u& Y
7 L5 N3 N$ o: ^0 q7 T% R  z
  负责人:自治区政府和“358”项目办在推进企业资本与地勘单位地质勘查技术紧密结合,促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8 E& G" j) V/ g! p

& `; u) G7 y& M  t% r# q  地质找矿是一个技术含量高、探索性强的工作。地勘单位和地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个地区能否取得找矿突破的关键。因此,自治区一直注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地质找矿激励机制。目前,新疆国土资源厅拟出台政策,规定地勘单位承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的地质工作,发现矿床后将享有20%~30%的权益。自治区政府也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矿业权出让价款的20%用于奖励找矿有功的地勘单位和个人。 . t' y4 Y7 p/ E) Z2 H3 h- H
" T" T; _) K! H8 r; B3 d8 Z5 R
  同时,“358”项目成果处置方式也有别于其他地方:“358”项目发现的整装大成果,主要委托国有大型矿业公司和国有地勘单位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准入门槛,为高起点、大规模勘查开发奠定基础;对工作区内发现的中小型矿(床)点,则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向社会出让矿业权,但并不以标的为唯一考量,而是兼顾比较投标者的资质、能力。
% p* I1 I6 T1 g$ A" y8 X- Z( n- c/ G/ [6 ~, A" t8 e0 w
  记  者:您觉得新疆“358”项目下一步哪些方面要加强?
6 L5 w. u- L8 n4 S# |5 Y
9 M) D  A, C. n+ t4 [  负责人:开展相关的科技攻关工作很关键。在推进“358”实施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见识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快速提供靶区,加快地质勘查进程的重要性。像在西天山、昆仑—阿尔金等高山艰险地区,人迹难至,如果不是突破常规,部署开展1: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发现了大批异常,极大地缩小了铁矿勘查靶区,我们就不可能这么快提高找矿效果。如果没有提出赞坎—苏巴什铁矿成矿带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后期侵入岩双重控制的认识,也不可能实现老并铁矿外围找矿重大进展。如果没有取得在中亚晚古生代成矿地质认识的重要突破,那么,重要成矿类型的找矿方向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别说为找矿选区提供依据了。 ; k' U( z; U/ r" P' U

/ T% {+ @, y! y( \, W( v4 \  所以,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国土资源部对新疆“358”项目提出的新要求,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重视中央勘查基金的及时引入,更加重视商业性勘查的快速跟进,更加重视整装勘查的部署实施,以确保第二阶段目标的实现。
1 e8 J# u, e/ G) v1 @8 I

4 U4 K2 z& r, s

39

主题

8481

铜板

66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246
发表于 2012-12-1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358项目在新疆找的大型矿还不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