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本人结合20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规范编写的一本学习资料,本册是第二册,工作方法与地质编录 希望你提出宝贵意见 上册在 http://bbs.3s00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44&page=1&extra=#pid282589 邮箱 wsx_801216@163.com
目 录 第二篇 地质编录 第5章 地质编录概述 211 5.1地质编录的概念 211 5.2地质编录的种类 211 5.2.1 原始地质编录 211 5.2.2 综合地质编录 212 5.3 地质编录的要求 212 5.4 探矿工程地质编录中代号及编号方法 213 1 地质点与剖面编号 214 2 勘探线编号 214 3 工程编号 215 第6章 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 216 6.1 实测地质剖面 216 6.1.1 剖面位置的选择 216 6.1.2 剖面踏勘 217 6.1.3 剖面比例尺 217 6.1.4 剖面测制 217 6.1.5 室内整理 220 6.2实测勘探线剖面 223 第7章 矿区地质测量 225 7.1填图准备: 225 7.2、野外地质测量的一般方法 226 7.2.1 踏勘及实测剖面 226 7.2.2 地质观测及野外地质图的填绘 226 7.3.3 野外地质观察与记录 230 7.3.4 野外手图的使用 235 7.3.5 野外填图阶段的室内整理 237 7.3 矿区地形地质图的编制 239 7.4 地质填图应形成下列资料 241 第8章 探槽工程及编录 243 8.1 探槽工程概述 243 8.2 探槽工程管理 243 8.3探槽工程编录 244 8.3.1探槽编号 244 8.3.2 编录准备工作 244 8.3.3探槽工程的编录原则 244 8.3.3探槽素描图表示的内容 246 8.3.4探槽素描图的测制方法 246 8.3.5探槽素描图的文字编录要求 247 8.3.6探槽原始地质资料 251 8.3.7探槽资料的综合整理与验收 251 第9章 浅井工程及编录 252 9.1 浅井工程概述 252 9.2 浅井工程管理 252 9.3 浅井工程地质编录 253 9.3.1浅井编录的要求 253 9.3.2浅井素描图的内容 253 9.3.3浅井素描图的测制方法 254 9.3.4浅井素描图的文字编录 254 9.3.5浅井地质资料综合整理与验收 255 第10章 探矿坑道工程及编录 256 10.1 坑道工程概述 256 10.1.1 坑道工程的特点 257 10.1.2 坑探工程主要解决的问题 257 10.2 机掘坑道的地质管理 257 10.2.1 对地质编录人员的要求 257 10.2.2 坑道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及检查 258 10.3 坑道工程地质编录 259 10.3.1 坑道素描、编录的要求 259 10.3.2 坑道素描图的内容 266 10.3.3 坑道素描图的绘制方法 266 10.3.4坑道文字记录 268 10.3.5 编录资料整理 269 10.3.6 坑道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269 第11章 钻探工程及编录 271 11.1 钻探工程的种类、钻孔类型及其运用 271 11.2 钻探施工地质管理 271 11.3 钻探工程质量要求及质量评定 289 11.3.1钻探工程六项指标要求 289 11.3.2钻孔质量评价标准 290 11.4 钻孔施工前的准备 291 11.5 钻探野外地质编录 292 11.5.1 对岩心现场编录的要求 292 11.5.2 现场地质编录 293 11.5.3岩心文字编录 300 11.6 钻探资料室内综合整理 305 11.6.1室内综合整理要求: 305 11.6.2钻孔柱状图的编制 305 11.6.3矿体(或夹石、蚀变带)真厚度计算 306 11.6.4 钻孔剖面图的编制 308 11.7 钻孔地质资料的质量验收 309 11.7.1钻探编录应获得的资料 309 11.7.2编录资料的检查验收 310 第12章 采样及采样地质编录 311 12.1 槽、井、坑道中的取样方法 311 12.1.1刻槽法取样 311 12.1.2 刻面法(剥层法)取样 316 12.1.3 全巷法取样 316 12.1.4 打块法(方格法)取样 317 12.1.5 拣块法(攫取法)取样 317 12.1.6 打眼法(炮眼法)取样 318 12.2 钻探矿心采样 318 12.3 取 样 编 录 319 12.3.1取样原始地质编录 319 12.3.2 取样综合编录 322 12.4 刻槽样资料的质量检查 325 12.5 化学分析质量检查 326 第13章 矿产勘查综合图件的编制 328 13.1 编制综合性图件的一般要求 328 13.1.1 编制综合性图件的意义 328 13.1.2 编制综合性图件的一般要求 328 13.2 固体矿产勘查中常用图件的编制 330 13.2.1 区域地质矿产图 330 13.2.2 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图 330 13.2.3 矿区(床)地形地质图 339 13.2.4取样平面图 339 13.2.5 矿区(床)实际材料图 339 13.2.6资源/储量估算剖面图或勘探线剖面图 340 13.4.7 中段地质平面图(水平断面图) 346 13.4.8矿体垂直纵投影图 347 13.4.9矿体水平投影图 352 第14章 资源储量估算 355 14.1 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355 14.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355 14.3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356 14.3.1矿石质量方面的要求 357 14.3.2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要求 358 14.3.3实际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时的工业指标 359 14.4矿体的圈定和连接 361 14.4.1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361 14.4.2矿体圈定和连接的方法 361 14.5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373 14.5.1 几何图形法 373 14.5.2 地质统计学方法 378 14.6 资源/储量分类和块段划分原则 378 14.6.1块段划分的原则 378 14.6.2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379 14.7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80 14.7.1 平均品位计算 380 14.7.2 平均厚度计算 382 14.7.3 面积测定 383 3.7.4 体积计算 384 14.7.5 矿石体积质量(体重) 384 14.7.6 各类数据的取舍原则 384 14.8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84 14.9 伴生组分资源/储量估算 384 14.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385 14.11 附表 385
[attach]48158[/attach] [attach]48159[/attach] [attach]48160[/attach] [attach]48161[/attach] [attach]48162[/att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