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消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李德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至少有5个万亿元产业和航天经济有关,武汉有必要将商业航天产业作为新的战略方向。
李德仁认为,所谓的“航天经济”并不仅仅是发射几颗卫星那么简单,而是要有相关的配套产业支撑。其中包括“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城市运营大脑建设”“机器人、自动驾驶相关应用”“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在商业航天领域,李德仁院士表示,武汉有高校、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的优势,且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汇集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如航天科工、高德红外、武大吉奥、立得空间等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武汉也有诸多重点实验室参与其中。“这些都为将武汉打造成真正的‘中国航天第三极’创造了先决条件。武汉应当抓好卫星导航、遥感、通信的集成,将人工智能上天,努力推进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
不过,他同时指出,如何将高校优势转化为武汉的人才优势,如何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如何实现本土企业与科研单位的无缝对接,将原创性技术直接转化为市场产品,都需要全盘考虑。